编者按:2015年,一部返乡女大学生《回乡种田》,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电影感动了无数人。在栏杆集镇,也有一位放弃城市生活,毅然回乡种田的巾帼能手。 “这些苗生虫了,得抓紧时间打农药”,“这些苗株距小了些”,“像这样多余枝叶都要清除掉,不然会影响后期产量”,在栏杆集镇洪桥村瓜蒌种植园里,当地种植能人赵玉文正在指导村干部如何管理瓜蒌。 眼前的赵玉文,高高瘦瘦,说话很快,从不拖泥带水,40刚出头的她,顶着遮阳帽,眼神中透着干练和坚韧。 2017年,赵玉文放弃巢湖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,携带多年积蓄,回乡创业。让人没想到的是,她选择了很多男同志都不会选择的创业路——承包土地,发展农业。 说起回乡承包土地,赵玉文说:“我是土生土长的栏杆人,回家发展的心愿已经在心里种了很多年了,2017年,栏滨路开通后,就一下子坚定了我回乡发展的信念。” 创业听起来豪气冲天,真正做起来却阻力重重。赵玉文回家种地,首先不理解的就是她的父母。赵玉文说:“父母想不通,觉得自己在田里刨食了一辈子没挣到大钱,我这个没干几天农活的人怎么可能从地里淘到金。” 凭着一股信念和毅力,赵玉文一边做父母工作,一边开始寻找土地。土地是农民的命根,因为法律知识缺乏,村民对土地流转还有抵触情绪,反复无常。据赵玉文介绍:“有一开始不愿意流转,待田地平整好之后又流转的;有流转后又后悔要求退还的。”到2017年年底,在洪桥村委会的帮助下,赵玉文成功承包70亩土地,种植瓜蒌籽。洪桥村党委书记付承松介绍:“通过上门做工作,讲解法律知识和国家对土地流转政策,赢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。”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。为了回乡创业,赵玉文一直在做准备,一有空闲,就四处参观考察,瓜蒌就是她长期准备的一个机会。据赵玉文介绍:“2017年,因为机缘巧合,一个庐江的朋友向我推荐瓜蒌种植项目,并邀请我去现场考察,让我看到了瓜蒌的市场前景。” 瓜蒌籽又名栝楼、药瓜等,为多年生草质滕本全株供药用的葫芦科栝楼属植物,据有关部门对全国17家大型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和20家大型保健、干果市场调查显示,药食两用瓜蒌已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品种,销量呈逐年上升之势,2017年上涨至一公斤40元,市场价格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间。 2018年初,完成土地平整、滴灌设施安装、幼苗种植等工序,70亩的瓜蒌第一年受益就实现了回本。创业第一年,赵玉文不是在瓜蒌地里就是外出学习,她黑了也瘦了,这些她的父母都看在眼里,也渐渐理解了女儿的坚持,并开始支持她的事业。 为了节省成本,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,赵玉文网购滴灌设备,按照教程自己安装。然而,对待雇用的乡亲,她却很大方。据介绍:“一年多来,她付的工钱近30万元,日均用工17、8名,很多是贫困户。” 2018年底,赵玉文联合闺蜜,再次扩大规模,一次性承包土地300亩,其中200亩继续种植瓜蒌,100亩种植牡丹等药用花卉。据了解,目前,赵玉文种植的瓜蒌和花卉由公司统一育苗、统一收购,省心省力。 但在赵玉文心里,对未来有了自己的规划:“现在栏杆集镇特色农业发展基本上都停留在初级农产品,以后我想向深加工方面去发展,做自己的品牌。” 随着栏滨路、合宁高速栏杆集收费站等项目的建设开通,栏杆集镇区位优势凸显,越来越多的栏杆人选择回乡创业发展,2019年,栏杆集镇新增家庭农场33家,截至目前,栏杆集镇共有企业185家,农民专业合作社33家,家庭农场156家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|